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中國互聯網上68件不可言說之事

中國互聯網上68件不可言說之事
STEVEN LEE MYERS, AMY CHENG 2017925日 紐約時報

北京——生活在中國中部的作家宋潔(音)知道自己在網上發表的愛情小說能寫什麼,不能寫什麼。露骨地描寫性行為的文字當然是不行的。描寫性器官的文字也不行。甚至連「後面」或「臀部」這樣的委婉說法也可能遭到自動軟體過濾器或網站工作人員的審查。

「基本上,」她說,「性愛場面不能太詳細。」

在人稱「防火長城」的互聯網過濾和控制系統內,還有一些禁令就更難捉摸了,一個原因是它們是主觀的,甚至是矛盾的。而且禁令越來越多。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努力阻止民眾訪問網上的政治資料,但一系列新的監管行動旨在建立更廣泛的封鎖,讓人想起了共產黨執政初期施行公共道德的時代。

在今年夏天,一個負責管理中國快速增長的數位媒體產業的政府下屬協會發布通則,規定了68類應被審查的材料,覆蓋了世界上最大的在線觀眾可能有興趣閱讀或觀看的很大一部分內容。

該通則禁止的內容包括:展示酗酒、賭博等不良行為的;表現「離奇、怪誕的」犯罪案件的;諷刺中國歷史革命領袖或現役軍隊、公安或司法人員的;或「宣揚奢華生活」的。

該通則禁止「詳細展示」的情節還包括賣淫、強姦和自慰。它還禁止展現「不健康的婚戀觀」,包括婚外戀、一夜情、交換性伴侶,還有語焉不詳的「性自由」。

儘管審查機構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互聯網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大眾媒體最隨心所欲的平台,作家和藝術家以及娛樂工作室可以接觸到觀眾,總體上不受政治宣傳部門對廣播、出版物、電影和戲劇的傳統控制。

但是,新限制擴大和更新了五年前發布的一套禁令,反映出習近平政府的一項在網上加強管束和控制的大規模行動。

這些限制由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其成員包括600多家公司,比如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社群媒體巨頭新浪和騰訊、主要搜索引擎百度,以及新聞聚合軟體今日頭條。

香港大學「中國媒體計劃」的分析師兼編輯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表示,該協會的規定製造了一種幻覺,好像公司將共產黨官員們所謂的「自律」默認為行業共識。

「這些公司很多都是私營公司,所以領導層必須把它們聚到一起,創造一種方式進行集體施壓,」他在接受電子郵件採訪時寫道。「這是一個同化策略。」

作家、電影製作人和播客發布者等人將這些規定以及其它措施歸因於習近平治下的一種新的呆板的、家長式的意識型態——習近平曾呼籲黨員們成為追求他所謂的「中國夢」的「道德楷模」。

也有很多人認為,加緊控制是因為官方在定於10月份召開的一次重要黨代會前夕感到緊張。人們預計,該大會將重組該國的領導層,鞏固習近平主席本已強大的權力。

「我覺得,人們一直在說,大會過後,情況就會好了,」紀錄片製作人范坡坡說。由於探討的是該國對同性戀的矛盾觀點,他的作品違反了網路審查制度。不過他又指出,在重大法定假期之前以及像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去世等突發事件之後,網路審查也會加強。

「還在繼續,」他說,「而且越來越嚴了。」

六月,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了網路書店和出版商的新評級體系,它所依據的標準包括維護道德價值觀。

當月,掌握重權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它是該國網路內容的最高監管當局——還關閉了幾十個報導名人新聞和八卦的博客和社群媒體帳戶。

監管機構還命令兩個熱門串流媒體影片網站AcFunBilibili停止播放成百上千部外國電視節目,而本月,其它國家機關發布了一項新規定,禁止影片網站播放未獲許可的國產節目。

那實際上是對通常被認為更尖銳的網路節目施加與電視節目相同的限制——批評者認為電視節目被瑣事和政治宣傳主導。

該規定還要求網路製作人提交從現在到2021年製作「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節目的計劃。

這些新行業規定自然在網上引起了憤慨。

該國知名的性學者李銀河在新浪微博上尖銳地評論稱,這些新規定違反了兩項基本的自由權利。「第一項是公民受憲法保護的創作自由;第二項是性少數群體受憲法保護的性自由權。」

李銀河呼籲民眾「奮起抵抗,取消審查制度」,但她的帖子也被刪除了。

網上的很多討論主要是關於新的對性內容的禁止以及將同性戀列入「非正常性關係」——後者還包括亂倫和性侵。批評者表示,該規定似乎與政府本身對同性戀的立場相矛盾。1997年,中國將同性戀非刑事化;2001年,官方的精神障礙名單上去掉了同性戀這一項。

中國各審查機構對互聯網的管轄權存在重疊,通常會實施令人困惑的政策。結果就出現了一個多層次的控制系統,最初是網上內容創作者進行自我審查,然後是網路平台的監管——那些平台往往是私營企業——最後是政府監管機構或警察在必要時進行干涉。

有些規定很明確,比如,禁止發布描繪殺害瀕危物種或未成年人飲酒的內容。還有些很不明確,比如,禁止模糊「真假、善惡、美醜」的界線。

批評者表示,當局是故意把規定寫得這麼模糊的,以便他們根據情況合法地封鎖任何內容。

「內容審查加緊是總體趨勢,但內容創作者永遠也不確切地知道界線在哪裡,」高明說。他不久前還在製作一個名叫「高明電台」的時事諷刺播客。

和其他人一樣,高明承認自己為了避免麻煩,會緩和自己的評論,努力尋找變通之法,或者比審查機構提前一步。為了追求利潤或藝術,很多表演者和製作人學會了在黨的限制範圍內生存。

作家宋潔主要是創作「耽美」作品,這種文學體裁在年輕女性中很受歡迎。它的靈感來自日本故事和漫畫,通常涉及同性戀愛情故事。宋潔的作品通常是連載的,發表在最大的一個出版網站晉江文學城上,讀者付費閱讀新章節。

「我要想發表,」她提到自己的作品時說,「就得遵守規定。」

宋潔住在武漢——中國中部的一個大城市。她說自己的某些章節曾因「頻繁出現敏感關鍵詞」而被封掉。通常,她會改掉足夠多的關鍵詞,讓自己的作品通過審查,與讀者見面。


宋潔表示,她不是特別擔心那些新規定。「作家不能用自己的作品鼓勵或煽動犯罪行為,尤其是在年輕讀者中,」她說。「畢竟,文學具有引導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