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中國消費信貸激增,借貸熱潮改變大眾生活方式

中國消費信貸激增,借貸熱潮改變大眾生活方式
KEITH BRADSHER, AILIN TANG 2017926 紐約時報
中國齊齊哈爾——過去八年間,日益引起全世界警覺的是,中國的國有企業和掌握重權的地方政府為了得到它們想要的東西,已經借債數萬億美元。

現在輪到李靜(音)來貸款了。

從衛生間看你的借貸償還能力
她生活在中國一個日漸衰落的工業地區之中,屬於一個有數百萬之眾且仍在增長的群體的一份子,他們在藉助抵押貸款和信用卡為自己的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提供資金支持。過去兩年間,這位33歲的汽車推銷員和丈夫入手並裝修了一套12萬美元的公寓,還以每輛三萬美元的價格買了兩輛新車。

為了付清款項,他們申請了為期10年的抵押貸款,每月要拿三分之一的收入還貸——在一個以前習慣於幾乎完全用現金進行交易的國度,這樣的債務額一度被認為高得不同尋常。

「我把貸款看作是一種存款,」李靜說,「這樣10年後我就存下了一套自己的房子。」

作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以太快的速度累積了太多債務——上週二,最新一次此類警告由信用評級機構標普(Standard & Poors)發出。標普警告說,債務激增有可能破壞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進而損害這個過去十年間全球經濟增長頭號發動機的前景。

在批評人士聚焦於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債務之際,一度以存錢而非花錢聞名的中國消費者,也在快速借貸。

中國央行的數據顯示,自去年初政府開始鼓勵向家庭發放更多貸款以來,消費信貸增長了將近50%。其規模可能還會大幅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稱其預計,到2022年,中國的家庭債務占經濟總產值的比例將比10年前高一倍。

就數額而言,住房抵押貸款佔中國新增家庭貸款的絕大部分,從而為房價的飆升推波助瀾。從百分比來看,汽車貸款增長得更快。此外,在這個崇尚現金交易或線上交易的國家,信用卡債務規模日益增大。

有跡象表明,中國正在一些地方採取行動控制抵押貸款的發放,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降低居住成本。過去一個星期裡,北京的一些銀行開始提高抵押貸款利率。在越來越多的大城市裡,銀行紛紛按指令行事,不鼓勵利用個人貸款進行房地產投機。為了給房價降溫,六大城市近日出台了房產銷售限制新規。

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飆升的房價幫助把消費支出維持在高水平,提振了經濟。不過更多債務或許不會帶來更多增長——還可能讓一些家庭的財務狀況吃緊。

「未來18個月,消費貸款給中國帶來的刺激不會像過去18個月那麼大,」英國經濟諮詢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說。

一些經濟學家還擔心,消費貸款會被臃腫的企業當成後門,用以維持甚至擴大其產能。中國國內的汽車生產商——很多都是因擁有太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工廠而備受困擾的國有企業——在過去兩年間發放了大量零利息汽車貸款,經手的通常是它們自己的金融子公司。全球諮詢公司君迪(J. D. Power & Associates)稱,這段時間裡,多數中國消費者開始貸款買車,而非付現金。

需要說明的是,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消費信貸激增是一件好事。中國家庭的債務水平遠遠低於大手大腳的美國人,美國家庭的債務規模相當於該國年度經濟總產值的四分之三強。在中國則是不到一半。

按照中國領導人的設想,有朝一日,中國會像美國一樣,讓居民對房、車、家電的消費成為本國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驅動力。為此,中國家庭需要有更好的抵押貸款和信用卡辦理管道,以及提高自身購買力的其他方法。

傳統上,受控於國家的中國銀行體系專注於貸款給大型國有企業。經濟學家認為,比起讓銀行把更多貸款投向無利可圖、債台高築卻因給數以百萬計的工人提供了飯碗而不能被關閉的國有企業,發放家庭信貸是很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迄今,消費信貸已經幫助中國消費者捱過了該國經濟增長率近年逐漸放緩的困境。在齊齊哈爾之類的地方尤為如此。齊齊哈爾位於北方省份黑龍江,是一座有500萬人口的城市。去年,一家大鋼鐵廠關閉了一座大型高爐,一些人滿為患的集體和國有企業裁掉了逾四萬名工人,當地經濟遭到重創。

但即便在這個位於中朝邊境線以北500英里的地方,經濟似乎也正從兩年前的低谷反彈——那時候中國經濟看起來搖搖欲墜。走出齊齊哈爾最近完工的高鐵站的前門,可以看到至少45台塔吊正為建造公寓樓和辦公樓而奔忙。今年上半年,這座城市的經濟增長了6.4%,高於去年同期的5.6%,幾乎堪與今年迄今為止6.9%的全國經濟增長率相媲美。

當地居民稱,信貸幫了大忙。買房一度只能付現金,但現在很多人都會付20%30%的首付款,剩下的則申請抵押貸款。

「現在當然更多人會貸款買房,」房產經紀人符世強說。「他們可能想換個大房子或者做點生意。」

另一名房產經紀人趙瑩說,他常在超市和商場裡使用信用卡,去年藉助零利息貸款買了一輛2.1萬美元的豐田威馳(Toyota Vios)轎車。他說他名下的公寓是用現金購買的,但下次再買房,他不會這樣做了。

「我肯定會貸款的,」趙瑩說。「貸款非常方便,我還能拿閑錢幹些投資。」

汽車推銷員李靜和丈夫以傳統方式積攢了家財。他們在2003年結婚時購入了一套兩居室公寓。她丈夫的單位分了一套房子。他們又購買了第三套房子,作為一種投資。

隨後房價飆升,李靜和丈夫將房產變現。他們賣掉前述三套房,買了一套寬敞的三居室公寓自住,並花費三萬美元進行裝修。他們還買了一輛大眾途觀和一輛本田雅閣。

抵押貸款幫助他們支撐著這種生活方式。李靜知道不是只有他們這麼做,她說她的客戶中有將近三分之一是貸款消費。

2006年我剛買第一輛車的時候,我們小區裡基本上沒人有車,」李靜說。「但我現在回家,路都擠滿了,找停車位真非常難。」

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本文作者Keith Bradsher@KeithBradsher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